ousadividend
.jpg)
日 外汇 交易量达5万亿美元的花旗仍以12.9%的 份额 位居 全球 外汇市场第一,但其份额较低。
去年调查中,16.1%的份额。
由于监管 趋严、交易 环境恶劣、自动化程度提高, 五大 银行的整体市场份额也降至44.7%的历史 新低。
美国银行家已经抢占了 欧洲同行的份额。
外汇市场前十名银行中有5家来自美国,在去年的榜单中,欧洲银行占据了6席。
在外汇交易中,有没有一种完美的 交易策略呢?客观的说,是不可能有的,但是 相对来说,可以说是有这样的策略的。
毕竟,即使外汇市场不断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对来说,对于投资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提出了很多要求,比如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质保量的执行。
相对完善的交易策略,详细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冒险。
不能抱着赌博的想法去交易。
外汇交易员不必为可能的趋势采取行动。
这往往会带来 风险。
如果你试图战斗,你应该控制风险。
虽然创造成功的 因素很多,但我认为这个因素是区分赚大钱和赚小钱的最重要因素。
另外,拒绝惊慌: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必须接受亏损是常事的观念,但通常当我们开始赢钱时,之前建立的/冷静接受亏损/的心态 就会开始动摇,渐渐地,我们就会开始惊慌。
但是,请大家一定要打破这种模式。
这一点非常重要,必须牢记。
任何交易都不应该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你的思维和决策状态越 放松,你承受的压力就越小。
最后,要谦虚: 自负只会带来损失,如果一个人满脑子都是自己,就容不下别人的想法。
这种情况在交易中的表现就是,如果一个人过于自信甚至自负,这个人就不会再认真研究市场,也不会对自己持有的品种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没有绝对完美的交易策略,但外汇交易员可以使自己的交易策略趋于完美。
以外汇交易中的盈利为目的,一个既能不断增加利润,又能将风险降到最低的交易策略才是值得赞赏的好策略。
美国面临的通胀可能是长期性的 过去抑制通胀的几个因素,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的因素面对30年未有之变局出现逆转,美国面临全球通胀不是昙花一现的周期性的通胀,而是长期的,可持续的,结构性的通胀,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大宗商品涨价潮不会长期持续 大家很关注的大宗商品只是第一波,我觉得大宗商品不会长期持续,因为目前来看 中国本身已经率先回归了政策的常态,回归理性。
比如说中国采取的政策使得去年的一些短期的刺激已经在逐步的被退出,中国的社会融资总量增速从13.4%,下降到现在的11.8%,预计今年3季度进一步下降到11%左右,那时候中国的宏观杠杆率从去年的上升又会重新起稳了。
这个过程中对信贷比较敏感的部门,像房地产、基建,可能增速要比去年下半年有所 回落。
这个过程中其实从中国本身的需求因素来讲,中国并不会造就新一轮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全球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放水,刺激需求 预期很高,叠加一些重要大宗商品出口国产能的约束, 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也会有逐步的转变,一些国家的产能逐步的恢复,同时到了今年下半年,今年底之前市场对于美国的通胀 卷土重来,引发美联储的政策可能会逐步转胀,缩表预期也会逐渐加强。
大宗商品现在不能说价格已经进入了周期的顶点,但不会出现大家担心的70年代滞胀的因素。
这种情形下中国的PPI也会到今年下半年左右就要回落了。
很多朋友担心 的是,现在对企业利润的打击,成本压力的上升。
CPI和PPI之间有个剪刀差,PPI到了6%,5、6月份PPI高达8%甚至更高的水平,当然对利润有挤压,但是这还谈不上滞胀,这是经济发展,经济周期里面比较短期的阶段。
就像过去也发生过,2013年有过,2016年、2017年有过,PPI和上游价格涨得多,中下游价格涨得少,对部分行业和企业有所谓的利润挤压的作用,但是持续的时间往往不会太长。
今年下半年我们预计PPI会随着基数原因和供给需求方面的一些预期,对流动性的预期会有所回落,下半年平均的PPI可能回落到4%—5%之间,对企业的压力会比目前有所减轻。
我这里想讲的是面临目前全球通货膨胀卷土重来的情况下,只关注大宗商品的优势,它只是散户里的第一波。
后面还有美国劳动力市场过热,引发国内通胀,特别是租金、服务业价格的上涨,引发美国核心通胀卷土重来。
以及长线而言抑制3T因素逆转,全球通胀结构性卷土重来。